房屋窗明幾凈,設施配套齊全,村民歡聲笑語。如今,提起通許縣城關鎮(zhèn)戴莊村的村委大院,該村村民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。然而,就在幾個月前,這里還是門可羅雀、破敗不堪的景象。在開封全市范圍內,戴莊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不是個例。
4月30日,開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祁滿玲說,過去半年多來,開封市累計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306個,率先在全省實現(xiàn)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“清零”目標。
受經濟條件等制約,開封市部分村長期沒有組織活動場所,或者原有場所因年久失修無法使用,黨員搞活動經常借屋檐、打游擊,許多便民服務也無法正常開展。對 此,開封市委專門抽調人員組成5個調研組,對全市1695個村活動場所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,最終排查出需要新建的30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。
為此,開封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3600余萬元,并積極整合駐村工作隊幫扶、社會企業(yè)捐助等資源,從2014年7月起,按照每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不低于 100平方米的要求,統(tǒng)一建設模式,規(guī)范標志標牌,配備辦公用品,完善服務功能,集中開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。截至目前,30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已全 部建成并投入運行,率先在全省實現(xiàn)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“清零”目標。
陣地建起來后,便民服務也越來越多。各級黨組織大力推進便民服務機制建設,引導農技、文化、法律、教育等專業(yè)人員定期到基層開展上門服務,鼓勵公安、信 訪、農業(yè)、計生、民政等部門在村里開展延伸服務,組織村干部根據(jù)村民的需求開展代辦服務,真正讓村室實現(xiàn)利用效率最大化,成為聯(lián)系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 的“加速器”。
祥符區(qū)朱仙鎮(zhèn)韓崗村村民杜克勤說,拆掉原來長期廢棄的危房,建起新的村委大院后,村干部白天輪流坐班,群眾需要辦事,啥時來都能找到人;上面也會定期派人 到村委大院幫助老人辦理社保、為育齡婦女做檢查、給大伙普及種植技術。他說:“村委大院還建起了‘一村一警’警務室,每天晚上村干部配合民警巡邏,這幾個 月來,村里沒有再發(fā)生盜竊案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