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打開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客戶端,名稱當中那一個“紀”字因為做了描紅處理,顯得十分突出。這樣的細節(jié)背后,是中央紀委的一系列回歸,向黨章回歸,向黨對紀律檢查機關的基本要求回歸,向黨規(guī)嚴于國家法律的理念回歸。
調整信息發(fā)布:突出執(zhí)紀審查
瀏覽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,追蹤打“老虎”拍“蒼蠅”的戰(zhàn)果,已經成了很多關注反腐的中國老百姓的習慣。
眼下,這個網站最有名的“紀律審查”板塊,發(fā)布信息的方式正在悄然發(fā)生變化。
2月13日,網站發(fā)布了《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隋鳳富被雙開》的消息。該文稱:經查,隋鳳富違反廉潔自律規(guī)定,收受禮金;利用職務上的便利,在干部選拔任用、企業(yè)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,收受巨額賄賂。其中,受賄問題涉嫌犯罪。
隋鳳富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,嚴重違反黨的政治規(guī)矩和組織紀律,嚴重違紀違法,且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、不收手,性質惡劣、情節(jié)嚴重。
隨后,2月16日,該網站又發(fā)布了《全國政協(xié)原副主席蘇榮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》:經查,蘇榮違反組織、人事紀律,個人擅自改變組織決定;利 用職務上的便利,在干部選拔任用、企業(yè)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,收受巨額賄賂;濫用職權,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;未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,對江西省 出現(xiàn)的嚴重腐敗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。蘇榮的上述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違法,其中受賄、濫用職權問題涉嫌犯罪。
近一段時期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發(fā)布的紀律審查信息,基本上遵循的都是如上套路。先發(fā)布違紀情況,再公布違法問題。其中,較大的篇幅用于對違紀情況的說明。
而此前,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發(fā)布此類信息時,更多的筆墨與關注點放在了嚴重違紀違法與涉嫌犯罪的問題上。
比如,2013年5月20日網站發(fā)布的《中國農業(yè)銀行原副行長楊琨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》:經查,楊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,為他人謀取利益,收受巨額賄賂。楊琨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,并涉嫌受賄犯罪。
2014年4月29日,網站發(fā)布的《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》:經查,李春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,收受巨額 賄賂;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,其妻、女收受他人所送巨額財物;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其弟經營活動謀取利益;濫用職權進行封建迷信活動,造成國家財 政資金巨額損失;腐化墮落。李春城的上述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違法,其中受賄、濫用職權問題已涉嫌犯罪。
信息發(fā)布方式調整的背后,是中央紀委職能的回歸。
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第44條規(guī)定,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協(xié)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(xié)調反腐敗工作,檢查和處理黨的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(guī)的比較重要或復雜的案件,決定或取消對這些案件中的黨員的處分。
如上調整,是想改變一段時期以來重視嚴重違紀違法涉嫌犯罪案件的處理,處理的大多是貪污賄賂、濫用職權案件的工作思路,忽視了對違紀問題的處理。
“要用紀律的語言去描述違紀行為,把紀律挺在前面?!敝醒爰o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“學思踐悟”專欄于6月1日發(fā)表《突出執(zhí)紀特色》一文,著力厘清紀律審查與司法檢控的區(qū)別,要求各級紀檢部門改變紀律審查報告主要體現(xiàn)違法問題,把違紀問題當成注腳的做法——
“有的領導把法律當成紀律審查的尺子,只重視查辦能移送司法機關的案件。紀律審查報告、審理報告也還是傳統(tǒng)的‘三段論’,混同于司法機關的起訴書?!贝宋姆Q,黨內審查是紀律審查,不是司法檢控,一個是依“紀”、一個是依“法”,二者不能混淆。
中央紀委要求全國紀檢機關不光要辦大案、打“老虎”,更要用黨章黨規(guī)黨紀去衡量黨員干部行為,用紀律的語言去描述違紀行為,線索處置、立案調查、審理報告都要體現(xiàn)出“把紀律挺在前面”的要求,把違反政治紀律、組織紀律的問題查清楚,不能一看不涉法就放過。
從近一段時期來看,全國紀檢機關所發(fā)布的紀律審查信息,遵循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對違紀行為的排列順序,依次將黨員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,違反組 織、人事紀律的行為,違反廉潔自律規(guī)定的行為,貪污賄賂行為,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行為,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,失職、瀆職行為,侵犯黨員權利、公民權利 的行為,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,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進行通報和公開。
紀檢工作: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
為何要突出執(zhí)紀特色,重視紀律審查?
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:觸犯了紀律就要及時處理,決不能放任自流,造成干部要么是“好同志”,要么是“階下囚”。
王岐山表示,要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刻內涵,真正做到“紀”在“法”前,用紀律管住大多數(shù),真正使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、不可逾越的底線。
兩會后,王岐山于3月27日至28日到河南省調研時,第一次提出了“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”,此后,這句話成為中央紀委反復強調的一個判斷。
黨員違法必先違紀。貪污腐敗等問題毫無疑問是紀律審查的重點,但違反紀律恰恰是這些問題的開頭。3月22日,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發(fā)出了《全面從嚴治黨要把紀律挺在前面》,論述了“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”——
現(xiàn)在,有的領導干部根本不把違紀當回事,也不知紀律為何物。紀委不能不知不覺退到法律的底線上,比如把有的干部檔案造假當成是“小錯誤”,認識不到這 就是欺瞞組織;買官賣官也不僅是行賄受賄,這首先是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行為;被組織調查后不主動說明情況,反而轉匿贓款贓物、訂立攻守同盟的,就 是對抗組織調查。
紀委就是要用黨章黨規(guī)黨紀去對照違紀干部的行為,突出執(zhí)紀特點,把違反政治紀律、組織紀律作為重點,維護紀律的嚴肅性,體現(xiàn)紀律審查的政治性。只有這樣,才能使黨員干部敬畏紀律、遵守紀律。
對一個執(zhí)政黨來說,把紀律這條線看住了,就不至于出現(xiàn)大的問題。把紀律嚴起來,做到經?;㈤L效化,動輒則咎,就是要告誡全黨,必須守住紀律這條底線,這樣才能實現(xiàn)黨的自我監(jiān)督、自我凈化、自我革新,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。
抓早抓小:對身居高位者細究小節(jié)
4月28日,中央紀委對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的典型問題發(fā)出通報。其中,陜西省西安市委副書記、市長董軍等人違規(guī)出入私人會所吃喝,董軍受到黨內 警告處分;時任西安市副市長張寧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,這一處理決定被許多網站提煉成標題突出處理。有網民在跟帖中無限感慨:“市長吃吃喝喝,這在以前就 是小事,紀檢現(xiàn)在管得很細啊!”
同批被處理的,也盡是些公車私用、公款旅游、公款打球、收取禮金等并不算嚴重違紀的“小問題”——
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、辦公廳主任何劍文公車私用、公款旅游,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。
重慶市忠縣工商聯(lián)黨組書記、副主席谷興華大辦喪事收取禮金,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和免職處理。
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(qū)副區(qū)長趙海宏等人以考察為名外出旅游,趙海宏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。因履行主體責任、監(jiān)督責任不力,區(qū)委書記魏培仕、區(qū)紀委書記劉芳被誡勉談話。
南航股份公司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劉纖等人公款打高爾夫球,劉纖受到黨內嚴重警告、行政記過處分。
紀委重視查辦大案要案,這是曾經存在的一種傾向。只要領導干部不違法,違反紀律就是“小節(jié)”,就沒人管、不追究。而如今中央紀委不斷地對這些身居高位 的領導干部“糾纏小節(jié)”,嚴肅查處公款吃喝、公款送禮、公款旅游等突出問題,對頂風違紀行為嚴查快處、抓早抓小。在元旦、春節(jié)、元宵、端午、中秋節(jié)、國慶 等各個節(jié)點強調不收紅包、禮金,強調不收賀卡、不收月餅,盯住這些最具體的問題,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一種執(zhí)紀理念上的變化——紀委在用紀律衡量黨員干部行 為,監(jiān)督黨員守住紀律這條底線,抓早抓小、動輒則咎,發(fā)現(xiàn)苗頭就及時提醒、觸犯紀律就及時處理,而不是養(yǎng)癰遺患、放任自流。
過去查辦案件工作有種傾向,總想著務求完美、“吃干榨盡”,直接把人送上法庭;非得把違紀和違法的所有問題都查清楚,結果是曠日持久、一拖再拖,大大 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風險隱患。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“學思踐悟”專欄發(fā)表的《創(chuàng)新監(jiān)督審查方式》一文稱,紀檢機關不是黨內的公檢法。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縮短 時間,快查快結、快進快出,把違反紀律的主要問題查清后,涉嫌犯罪可以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繼續(xù)依法查處;針對一些能夠作出黨紀政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的問題, 也要及時辦理。
該處分的予以處分,該降級的予以降級,紅紅臉、出出汗,扯扯袖子、咬咬耳朵,警示談話、紀律誡勉,都要成為紀檢機關的工作方法,才能真正實現(xiàn)抓早抓小。而抓早抓小,既體現(xiàn)了懲、又體現(xiàn)了治,既是治標、又是治本。
十八大以后,中央紀委把“辦案”改叫“紀律審查”,把“案件線索”規(guī)范為“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”。這些不僅僅是稱謂的改變,更是內涵的深化,體現(xiàn)了 職能的重大轉變,是對黨章規(guī)定的回歸。從紀檢機關的工作方式看,“批評教育、談話函詢、誡勉、組織處理以至紀律處分”等多重手段,正在得到廣泛運用。抓早 抓小,“越往后執(zhí)紀越嚴”,也正是從嚴治黨之大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