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學校、建醫(yī)院、給低收入群體建設保障性住房,以及其他解決老百姓實際問題、讓老百姓得實惠的工作,這些都是民心工程,大家說起來耳熟能詳。實際上,反腐敗也是民心工程,既關乎民心向背,也關乎民生福祉。
人民群眾最痛恨各種消極腐敗現(xiàn)象,最痛恨各種特權現(xiàn)象,這些現(xiàn)象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(lián)系最具殺傷力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新一屆黨中央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為切入口,持之以恒反“四風”,堅持“打虎”“拍蠅”“獵狐”并舉,堅持不懈反腐敗。一個個腐敗分子紛紛落馬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得到有效整治,“舌尖上的浪費”、“車輪上的腐敗”、“會所里的歪風”、“吃空餉”、“潛規(guī)則”、“裸官”、“走讀”、“天價培訓”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,黨風、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,人民群眾拍手稱快,人民群眾對黨中央的反腐“成績單”打出了高分。
據(jù)中國社科院《反腐倡廉藍皮書》的調查結果,2013年人們對今后5至10年的反腐信心度為73.7%,同比上升13.7%;2014年的反腐信心度升至85.6%,同比增幅11.9%。這些數(shù)據(jù)充分說明,反腐敗的成效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。反腐敗的成效讓人民群眾看到,共產(chǎn)黨反腐敗動真格、零容忍,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共產(chǎn)黨的信任、信心,進一步拉近了黨群、干群關系。
有人罔顧事實,認為反腐敗沒有給人民群眾帶來實際利益,與民無關,人民群眾只當了圖熱鬧的看客。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老百姓還會對反腐敗如此持續(xù)熱心支持嗎?事實最有說服力,老百姓最有發(fā)言權。反腐敗本身不是經(jīng)濟建設,不是民生工作,但反腐敗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利益是真實的、多方面的。
從大環(huán)境來講,過去兩年多,反腐敗強力推進,扭轉了政治生態(tài),恢復了社會常態(tài),傳遞著公平正義,社會正氣上升、濁氣下降,老百姓的心氣更順了。具體而言,隨著反腐敗向縱深發(fā)展,反腐“利劍”揮向更加廣闊的經(jīng)濟社會領域,斬斷不當利益鏈條,企業(yè)擺脫了腐敗分子的糾纏,不用再跑關系、走后門,可以一心一意謀發(fā)展;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了,“天價煙”、“高價酒”、“帝王宴”不見了,曾經(jīng)望而興嘆的天價大閘蟹又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;司法公正得到尊重,冤假錯案得到糾正,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筑牢了;官員用權不再“任性”,老百姓辦事門好進、臉好看、事好辦了;醫(yī)療衛(wèi)生、教育、土地轉讓等民生領域反腐力度加大,讓老百姓看到了解決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、“上學難、上學貴”、“住房難、住房貴”的希望,反腐敗通過一個個看得見、摸得著的變化,給老百姓帶來了民生紅利。
反腐敗并不單單是為了抓多少個貪官、關多少個腐敗分子,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。發(fā)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對民心更有殺傷力。“蠅貪”成群,其害如“虎”。反腐應“致廣大而盡精微”,要以人民群眾訴求和社會關切為出發(fā)點,以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最終歸宿,不斷加大對民生領域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,突出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、最現(xiàn)實的利益問題。不能“上面九級風浪,下面紋絲不動”,要堅持層層傳導壓力,進一步加大基層反腐敗的力度,著力解決“小官貪腐”問題,真正以反腐成效取信于民。(楊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