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谷文昌塑像
谷文昌,1915年10月出生,1955年3月起任東山縣委書記。任職期間,面對惡劣的自然環(huán)境,帶領(lǐng)東山人民矢志不移,植樹造林、根治風沙,從根本上改變東山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起谷文昌,稱贊他“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”,是“四有”干部的典范,“縣委書記的好榜樣”。

昔日的“荒島”東山
曾經(jīng)的東山是一片“荒島”。在解放前的近百年間,全縣被風沙湮沒的有13個村莊,3萬多畝田園,1千多間民房。

走遍山頭、沙灘,查風源、查風口
為徹底解決風沙災害,谷文昌帶領(lǐng)縣委一幫人走遍全縣413座山頭、3萬多畝的沙灘,查風源、查風口,廣泛征求各界群眾的意見,制定治理風沙的方案。

第一顆木麻黃試種成活,谷文昌欣喜若狂
惡劣的環(huán)境擋不住谷文昌和東山人民的堅強毅力與頑強斗志,失敗了吸取教訓,跌倒了爬起來,一次次的嘗試,谷文昌帶領(lǐng)著東山人民找到了種植木麻黃的治沙之路。

1957年谷文昌在宅山村與群眾一同勞動
除了治沙,谷文昌還帶領(lǐng)大伙通過圍海造鹽田,使財政收入大幅增加;修公路、建海堤,圓了群眾“天塹變通途,海島變半島”的夢想;大辦水利,解決了農(nóng)田灌溉和人畜用水問題……

這件從舊衣堆買來的大衣,谷文昌一穿就是幾十年
谷文昌經(jīng)常告誡干部,為官有兩條準則:一要看是否有損黨的威信,凡是對黨的威信有損害的事,哪怕再小的事,也不能做;二要看是否對百姓有利的事,只要對百姓有利的事,哪怕排除萬難也要做到。他還經(jīng)常教育家人:“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?!辈还苁菒廴颂岚?,子女招工,還是親屬請托辦事,他都秉公辦事,兩袖清風,不以權(quán)謀私。

谷文昌當年用過的自行車
1981年1月,谷文昌同志病危,臨終前他叮囑妻子拆除家中電話,將自行車上交黨組織,“活著因公使用,死后還給國家!”死后,“葬在東山的木麻黃樹林,與東山的老百姓永遠在一起”。

旅游勝地——金鑾灣
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。如今的東山島,已是“東海綠洲”。天藍水碧海灣美,沙白林綠島礁奇,美麗的景色吸引著八方來客。

94歲的何賽玉老人一家五代人祭谷公
喝水不忘挖井人。谷文昌一心為民、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,深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東山人?!跋燃拦裙?、再祭祖宗”已成為當?shù)囟嗄甑牧曀住?/span>

薌劇《谷文昌》劇照
谷文昌的艱苦樸素、為民奉獻的優(yōu)良作風和清正廉潔、言傳身教的好家風,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后人以多種形式學習弘揚谷公精神。

谷文昌紀念館
2004年2月,谷文昌紀念館在東山縣國家森林公園落成開館,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。目前,這里已成為福建省“全省廉政教育基地”,也是“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基地”,并入選“全國紅色旅游經(jīng)典景區(qū)”。

黨員干部在谷文昌紀念館參觀學習
進入新時代,谷文昌精神歷久彌新、常學常新。廣大黨員干部持之以恒地把谷文昌精神繼承好、發(fā)揚好,爭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