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強調實踐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“四種形態(tài)”的背景下,有人誤以為反腐終于“轉向”,竊喜“終于等到這一天”。這些雖非主流,但足以引起警惕。 視覺中國 資料
黨的十八大以來,正風反腐以雷霆萬鈞之勢蕩滌沉疴積弊,贏得了民心這一最大政治,激發(fā)了正義這一最強力量。但也有些噪音雜音若隱若現(xiàn),如“反腐一陣風,很快過去”,“反腐影響經(jīng)濟”,“反腐該剎車了”,等等。特別是在強調實踐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“四種形態(tài)”的背景下,有人誤以為反腐終于“轉向”,竊喜“終于等到這一天”。這些雖非主流,但足以引起警惕。
制造、傳播這些噪音雜音的人,心態(tài)各異。有的是對正風反腐信心不足,有的是對當前形勢產(chǎn)生誤判,更主要的恐怕是那些本身不干凈又不愿收手、心存僥幸的人,企圖把水攪渾,借以脫身。姑且不論“四種形態(tài)”體現(xiàn)的是全面從嚴治黨要求,尺度不是松了而是更嚴,僅從網(wǎng)上征集到的民意、基層聽到的民聲來看,人民群眾企盼反腐敗力度更大些,反“四風”更徹底些,沒有誰說反腐敗影響這個影響那個。那些噪音雜音,絕對來路不正,根本站不住腳。
現(xiàn)實是最好的回應。前不久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全文公開,“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”的決心振奮人心。今年年初,王岐山同志在部署正風反腐年度工作時,也明確提出反腐敗力度不減、節(jié)奏不變、尺度不松。顯然,中央已經(jīng)發(fā)出了最強音,開弓沒有回頭箭,正風反腐有開頭,無結束?!坝肋h在路上”就在于堅持到底,這沒有變,不能變,將來也不會變。
今年以來,“打虎”腳步毫不停歇,王珉、王保安、張越、龔清概、楊振超、李云峰等一眾“老虎”相繼落馬,彰顯了堅決懲治腐敗的威力。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,危害甚烈的“蠅貪”將無處藏身。這些深得民心的力舉,絕不是“緩緩手”的節(jié)奏。
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也決定了反腐不能“緩緩手”。執(zhí)紀審查的情況、巡視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都表明,反腐敗斗爭遠沒到鳴金收兵之時,必須“宜將剩勇追窮寇”。當前,變種“四風”屢禁不絕,變通腐敗時有出現(xiàn),有的轉“明腐”為“暗腐”,有的躲進“青紗帳”、穿上“隱身衣”,一邊亂放噪音雜音,一邊暗中窺測,蠢蠢欲動。前不久,媒體報道,貴州某貧困村“兩委”竟以“慶祝兒童節(jié)”為名,從村級財政中報銷吃喝款。高壓之下,仍不收斂不收手,荒唐滑稽令人咋舌之余,也再度昭示公眾,連基層公款吃喝問題解決起來都絕非易事,遑論全面從嚴治黨?別說是停滯,就是放緩,都會前功盡棄,都會讓群眾深深失望。
腐敗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一直存在,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,唯有保持堅強政治定力,認準方向,踩著不變的步伐,把正風反腐不斷引向深入。
錄入編輯:蔣子文